陕西省石泉县农村信用联社 杨立鸿
近年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加强案件治理,使案件高发态势得到遏制,案件风险形势总体转好。但从全国银行业案件通报情况来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数量及涉案金额高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首位。特别是违规贷款案件依然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
信贷风险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中的重点,而冒名贷款则是引发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今年,银监会提出,银行业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突出信贷领域“内外勾结”案件的防控,以“防套取、防诈骗、防挪用”为重点,加大排查和整改处罚力度,严防严控冒名贷款案件。
去年,银监会通报某省基层县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起违规发放冒名贷款案件,涉案人员套取借款人身份信息、私刻印章、冒充借款人签字或借用他人名义共发放冒名贷款3.5亿元,数名高管和相关责任人受到严厉处罚处理,主要涉案人员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所谓冒名贷款,是指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别人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截留全部或部分贷款挪用归个人使用的行为。由于冒名贷款具有欺骗性、虚假性、隐蔽性,掩盖了信贷资产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造成“垒大户”、跨区域、超越权限、多头贷款等、化整为零贷款、个贷企(村)用贷款等违规贷款。冒名贷款到期后,实际用款人往往不履行还款义务,引起贷款纠纷。尤其是业内人员与外部恶意串通或伪造冒用客户资料形成的冒名贷款,其危害更大,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公众信誉和社会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历来就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的重点,也是监管部门风险监管的重要关注点。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冒名贷款时间跨度长、违规数量大、涉及机构广,层出不穷、屡查屡犯,有历史原因、社会因素、体制问题等原因。这种现象为何多年来无法根治,这和制度执行力度、违规处罚力度不到位有关。为何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制约失灵,这是一个并不新鲜但需要深究的问题。
重业务发展轻内部管理。为求得业务快速发展,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拓展上。因而,对监督管理缺乏力度,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重业务、轻监控”的现象,留下了案件隐患。
合规文化建设滞后。员工教育培训不到位,法规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不坚持原则,不讲制度,你好我好,一团和气,对违规违纪问题不抵制和揭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处“与人为善”, 以信任代替制度,致使“铁规章”成了“软豆腐”。
监督控制执行不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虽配备了委派会计、综合柜员、事后监督等岗位,这些岗位之间也客观上存在着监督和制约的关系,但基层员工存在着按惯例办事不按套路出牌的现象,图省事,随意简化程序、凭经验办事,许多制度办法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难以贯彻落实到行动上。加之监督检查不深入,走过场,监督制约失衡,从而给 “案防长堤”豁开了一道缺口。
案防制度流于形式。有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人员的监管失效,没有严格执行干部交流、强制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使存在的问题长期隐藏,得不到全面暴露。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冒名贷款案件频发,反映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管理不力、贷款“三查”不落实、审批不尽职或故意逃避授权、授信控制;少数管理人员和员工个人法律意识缺失,或丧失原则,或私欲膨胀而违法违规。但往往做案手段非常低劣,犯罪分子轻易得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损失重大,着实要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深刻反思。因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管理、改善服务,确保稳健发展。
端正经营理念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
坚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这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因此,坚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优先聘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硬的干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的方向。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后,如果在“德”上靠不住,他的能力越强,那么他对事业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坚守自觉抵制违规行为的岗位职责。要教育员工必须明白自觉抵制违规行为是自己的岗位职责,在经办业务时坚持合规操作意识,不符合制度规定的业务坚决不办,不盲从于领导的权力,对于违规违法行为应该积极向上级部门进行反映。有些员工参与违规只是因为屈从于领导权力,却同样受到了制度的严惩。因此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坚守制度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是对信合事业最大的忠诚。
坚守干部交流、强制轮岗等用人制度。为防范案件风险,银监会提出了“干部交流、强制轮岗、 强制休假、亲属回避”四项基本制度。在冒名贷款案件中,很多就是没有严格执行制度,致使违规分子相互勾结,违规违法事实被长期掩盖。因此坚守干部交流制度、强制轮岗制度和强制性休假等用人制度,有效遏制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或者长期存在。
坚守连带责任追究的违规惩罚制度。监督制约机制是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的保障,监督制约到位,制度执行也就有力。为了不使监管流于形式,必须坚守连带责任追究的违规惩罚制度,加大领导者和管理部门的渎职成本,促使他们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使违规违法行为在强有力的监管下得到坚决遏制。
坚持教育惩防并举
建立案防长效机制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在农村,点多面广,对象千差万别,因此根治冒名贷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将风险管理纳入综合业绩考核,坚决防止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业务发展、轻风险管理的现象,把案件风险防控作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大计,纳入重要日程安排。
重教育,抓合规文化建设。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以合规经营、合规操作为重点,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员工”,推行“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通过教育学习,引导示范培育合规意识,使合规操作管理成为每个部门、每位员工日常工作的神圣职责,自觉养成按章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让合规观念根植于心。加强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提示在前,预警在先”, 发挥好思想堡垒作用,当好队伍建设的“指导员”,贯彻落实制度的“纪检员”,员工思想动态的“知情员”,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和利益观,使模范遵守规章制度转变为自觉行为,将案件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规章,构建完善制度体系。“内控为先,制度先行”, 按照“管理流程化”和“风险可控”的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机构、柜组和全部业务领域的操作流程和合规管理制度体系,使各岗位做到操作流程细化、职能清晰化,职责明确化,做到操作程序和标准要求统一,使制度建设与业务发展相同步,没有制度“空白点”,建立事前、事中、后台业务操作约束机制,严格岗位分工,明确责权,使每项业务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内控制度体系。建立案防岗位自我约束防线、业务流程监督防线、风险合规稽核防线、业务监督防线、科技信息系统防线的“五条防线”,提高自我风险管控能力。
严管理,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业务部门既要当好监督检查的“主角”,又要抓好条线业务的辅导培训。要前移监督关口,边检查边辅导,逐一对照整改,防止前查后犯,确保整改落实到位。稽核监督部门要切实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职能,提高检查的深度和广度。没有追究就没有执行力,内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加大稽核检查力度和频率,对冒名贷款坚决下准手、下狠手,求实效,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涉及违规违法的,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坚决移送,对连带责任人该问责的坚决问责。坚决用“制度法纪”的震慑作用,确保“经营平安”。
建机制,完善法人治理。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明确理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议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