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保卫协会网

陕西内保(第三十五期)

网站首页 > 陕西内保(第三十五期)

“延长定采” 的党建“密码”——记定边采油厂“一十百千万”文化工程

时间:2014-07-11 00:00:00浏览:776

 

蒋峰荣

作者简介:蒋峰荣,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定边作家协会副主席、定边县八届政协委员、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顾问兼事务协调工作室主任

密码,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一个特别元素,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密码愈来愈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如若开启一座宝库之门,离开了密码原理肯定是不行的。“一十百千万”,这组看似普通的汉文数字,就是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为开启持续辉煌之门而设定的党建文化密码。这组密码的输入者,是定边采油厂正确掌舵的历任领导班子及为之拼搏奋斗的几代石油人,这组密码的编制者,是现任延长油田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时任延长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兼定边采油厂党委书记杨悦,这组密码的开启者,则是而今定边采油厂六千名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干部职工。

一九九三年,定边采油厂前身定边县钻采公司,在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设备且背负一百万元债务的艰难中起步,年产原油仅两千吨。十九年后的二零一二年,定边采油厂年产原油突破二百万吨,资产总值一百三十多亿元,二零一三年原油产量实现二百一十七万吨。回顾定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形容毫不夸张。企业每跨越一步,无不需要强大的动力推进,而这动力的源头就是富有定采特色的企业文化。

定边采油厂的发展潜力、发展态势,延长集团特别重视,在厂领导的配备上,也是特别对待。二零一一年,延长集团任命时任延长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的杨悦兼任定边采油厂党委书记。杨悦身负组织重托兼任定采重位,在党建工作开展伊始,没有墨守成规、搬公式落旧套走形式主义老路,而是带着深沉的思索深入到定边采油厂的生产一线基层单位进行广泛调研。新时期国有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路在何方?党的建设如何推进?未来企业发展过程中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力如何凝聚?杨总在调研中思考,思考中调研。他与厂长贺安武、副书记奥正宁等一班厂领导结合当时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反复分析后在理论上探索,多次召开厂中层领导、党员代表大会座谈讨论。大家形成的共识是以往党建工作的固有模式必须打破改进,假大空式的说教已无法深入人心,公式化的标语口号已难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定边采油厂三无起步,二十年的跨越发展事实证明,一不是靠运气,二不能靠经营,要靠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步步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如何在新形势下使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一呼百应,能正确引领企业发展方向?如何通过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激发企业长盛不衰的活力?如何启动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从而点燃广大员工的智慧能量达到主推企业再创辉煌的目标?在积极整合定采文化资源、深入凝炼企业文化精髓、依托国家经济繁荣注重民生的大气候、大态势,结合定采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实际、生活心态,杨悦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建“一十百千万”文化工程。这一创新性的党建理论经请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学者戴焰军、刘玉英等研讨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党建“一十百千万”文化工程其实是“人化工程”,人情味很浓,本质上还是以人为本,在国有企业开创了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水乳交融的先河,可谓首创之举。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证实,收到了“党员受教育、职工得实惠、企业增活力”的卓著成效。

二零一三年底,以张斌为厂长、奥正宁为书记的新一届厂领导班子,围绕延长集团“汇聚能源、延长价值”的崇高使命,秉承“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延长精神,崇尚“求实、诚信、奉献、责任”的延长价值,追求“成为令人尊敬的创新型国际能源化工公司”延长愿景,奉行“智圆行方、天地人和”的企业哲学,遵照延长油田“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这一主题,定边采油厂结合实际工作,反复探索完善,进一步概括确立了“树立一面旗帜、打造五种文化”党建文化工程。一个党支部就是一面旗,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竖起一面旗,就感召一大面,点亮一盏灯,就照亮一大片。“一十百千万”党建文化工程说白了就是“竖旗”与“点灯”工程。

情感文化“一”见真情

“奉献一片爱心、显现一份真情、做好一次谈心、呵护一口油井”,这就是“一”的意蕴。茹生学是新安边采油队一名普通采油工,十多年前父亲患肝癌去世,为给父亲治病负债累累。二零一一年母亲又检查出股骨头坏死,需做大手术,这真是“屋漏又遭连阴雨”,让茹生学经济上陷入困境。队里知情后,迅速向队里全体职工发起倡议,短短两天,捐助筹集起三万多元,爱心善款让这个雪上加霜的家庭很快度过难关,茹母因得到及时手术治疗,身体逐渐好转。是采油队的“一片爱心”使这个将要支离破碎的家庭重现了往日的温馨。茹生学一家人满怀感激之情将一面写着“温暖传遍万家、真情奉献爱心”的锦旗送到采油队以表万分谢意。这样感人的故事在定边采油厂不足为奇。对于厂里的困难职工、油区的特困家庭,采油厂更是尽力帮扶、尽心济助。每个采油队都结几门“穷亲亲”(困难户),每个支部都救助这几名贫困大学生,采油厂的“慈善基金会”每年都支付帮贫济困金数十万元,这种爱心温暖辐射到油区百姓家中,溢现着“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理念。二零一三年七月的一天,姬塬采油队队长李广慧将三千元爱心善款递交到当地镇中学校长手里,用以资助贫困学生,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捐助孤儿院、慰问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帮助油区困难家庭脱贫致富,一桩桩一件件,写不尽、道不完。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韦唯用“心”唱出的歌声,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烤热了无数颗被泛滥的物欲泯灭热情从而变得冷漠的心灵。五种文化首当其冲就是关于“爱心”的内涵。职工们在岗位上沐浴到“爱心”的阳光,他们才能爱岗敬业,职工们在厂里体验到“爱心”的温暖,他们才能爱厂如家,这就是以爱换爱、以心换心的情感效应。这种效应不是气势壮阔的场面上能造作出来的,也不是豪言壮语能培植起来的。这种效应是好雨润物细无声于细微处润泽而成的。

职工如有结婚,厂里要送去一份真诚的祝福,女工如有分娩,厂女职委必到家中看望慰问,职工家中父母或去世,厂里必送去花圈花篮吊唁。普通职工家中无论红事或白事,厂领导都要抽身前往祝福或祭奠。作为厂里的员工,能感受如此重视的关爱,内心的激动之情不言而喻。生产一线单位给每位员工都建一份亲情档案,如逢职工父母过七十或八十大寿,单位必有情礼表示。女工冯某父亲过八十大寿,当厂里派的代表将蛋糕和鲜花捧到冯老手中并祝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时,冯老激动的热泪盈眶,“我是一个普通百姓,活了八十岁第一次有组织和领导来给我过生日,进了这样好的单位,有这样的好领导,我一定要求女儿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为厂里争光,为家里争气”,这样的事例当然是举不胜举。

厂里各级领

主办单位:陕西保卫协会网    业务指导:陕西省公安厅经济文化保卫总队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东段396号秦电国际大厦1029室  邮编:710061  协会邮箱:sxbwxh@126.com

版权所有:陕西保卫协会网  电话:029-89351819   传真:029-89351819  陕ICP备12005616号
技术支持/名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