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西飞/阎 林 屈 杨
当前,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驾驶,便捷出行,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正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改变大家的出行方式。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一高科技竟成为境外公司对我国进行非法测绘的掩护。
近期国家安全部发布消息称,某境外企业通过与我国具有测绘资质的公司合作,以开展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掩护,在我国境内非法开展地理信息测绘活动。
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毕竟随着各大车企纷纷入局,智能驾驶已成为十分普及的汽车技术。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有朝一日它竟会牵涉到非法测绘。
一、不容忽视的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一切的缘起,在于原始测绘数据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卫星造就了一个“没有秘密”的年代。各类遥感卫星每天环绕地球,拍下无数实景画面。乍一看,卫星拍摄的影像数据清晰度很高,不仅固定建筑的位置、格局,甚至道路上的行人、疾驰的车辆,都能一览无余。俄乌战场中,导弹,甚至火箭弹往往能精准命中目标,可谓“指哪打哪”,而此处的“指“是如何做到、做好的?主要来源于提前对目标的精准测绘。
事实上,即使通过一张高精度的卫星影像,人们也只能大概确定目标区域位置,却不能确定其在地球上的精确地理坐标。这是因为卫星往往是倾斜穿过目标区域上空拍摄影像的,有时候甚至难以确定正北方向;更兼有大气折射、日光倾斜,以及相机误差等问题,因此必须配以地面测量校正。
而实地测绘,正好将上述问题予以弥补。测绘,字面意义就是测量加绘图,主要是结合测绘学、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测量工程等知识,对特定空间、地貌、地质构造进行测量,并绘制成一目了然的高精度地图,供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行政管理等之用。
这就涉及到对国家安全的保护。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地理信息安全是国家核心利益的基础,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测绘地理信息的原始数据由于可能涉及军事重地、要害部门等高精度测量信息,存在被境外用于标记我国关键核心部位的风险隐患。
从近些年曝光的非法测绘案件来看,我国的一些地理信息,特别是重要军事区、重大区域工程等敏感地理信息,已经成为境外间谍和情报机构垂涎的重要目标。
不仅依仗人力测绘,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还会在我国重要区域放置间谍装置,收集地理信息。如2021年央视新闻披露,江苏渔民在周边海域打捞出一个无人潜航器,主要功能就是针对我海底地形等敏感数据进行采集。
二、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早年2名日本人因在中国使用测定仪器进行地质调查、企图这刺探山东的航母基地和海南的核潜艇基地等军事情报,被中国司法机关拘留并起诉。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半年后最终做出了判决,以窃取国家秘密情报罪,判处日本间谍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并没收3万元,而另一名日本人也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5月10日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以及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日本人似乎对地理测绘蜜汁热爱,日本人在中国搞“测绘”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甚至成为日本一种“文化”。早在1888年,一个名叫今井兼昌的日本间谍来到中国,先是考取了水手资格证,然后应聘在长江的英国商船上扎扎实实当了一年水手。期间通过偷偷测绘、收买英国商船大副等手段,摸清了长江上多条支流的水道,回国后提交了《扬子江水路图》,为后来日本军舰进入长江作战提供了详尽的水文资料。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间谍更是活跃,很多日本浪人剃发易服,冒充中国人潜入中国进行谍报工作。他们不动声色地潜伏,什么都看,什么都听,同时广泛接触各个层级的中国人,收买汉奸,形成庞大的情报网络,甲午战争前,甚至李鸿章的亲外甥张士珩都被日本间谍拉下了水。还有的日本间谍潜伏在施工中的威海卫炮台和荣成湾附近,为日军在山东半岛选择登陆选点,也有人潜伏在北洋水师军械局内部,对舰队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日军参谋本部统筹各个间谍小组盗测工作,专门针对“如何对付中国警察,如何因地制宜盗测,如何隐藏盗测成果“等等进行培训。同期对山东半岛周边大肆非法测绘,是我甲午海战失败的重要因素。历经二战失败,时间跨越一个世纪,大林成行、东俊孝、相马秀广等日本人在新疆绘制地图,被相关部门抓获……
三、维护国家安全,警惕“特洛伊木马”
有一个著名的古希腊传说——特洛伊木马计。相传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伊城不下,于是想出一个计谋。联军先打造了一只巨大的木马,将士兵藏于其中,然后佯装撤退,留下木马,任由特洛伊人将其当作战利品带回城内。入夜后,木马里的伏兵跳出来打开城门,隐藏在附近的希腊联军迅速涌入特洛伊城,一举取得胜利。从此,“特洛伊木马”成为一种战术指代,即以卧底打进对手内部从而实现里应外合。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中有专门细化规定,要求测绘主体除必须拥有测绘资质外,还应严格落实数据保密管理的责任,但境外车企竟能通过项目转包的方式,摇身一变,直接指挥具备测绘资质的公司,“里应外合”大肆窃取我原始测绘数据,可谓上演了一场当代“特洛伊木马”。相关国内涉事单位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驱使下,完全沦为境外公司的牵线木偶,甚至以自身的测绘资质为对方“打掩护”,带来的教训和警醒都是深刻的。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相关领域、行业重点单位务必重敲警钟:必须树立保密意识,绷紧保密之弦,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日常监管等方式,切实履行国家安全防范责任。
与此同时,我们普通人也应认识到保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注明“军事设施”“重点工程”“不允许拍照”等字样的地方,一定要高度警觉,千万不可在其周边拍照、录音、录像,发现可疑人员应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人人有责,从身边做起,从保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做起,路虽远行则将至,事有难做则有效。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从北京出发将中国连接世界,那是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8%;从成为国际互联网第77个成员,到连续10年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是2024年的中国……三十年来,互联网深深改变着中华大地的面貌,深深改变着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交往方式,既是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也是影响国家安全新的最大变量。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如何看待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密切关系的内涵与外延,笔者在此刍议了了。
一、既关系发展,又关系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中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发展大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总体布局,持续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持续夯实网络安全工作基础,持续深化网络安全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扩大,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网络安全技术和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全球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全球最多的网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二,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数字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二、既关系改革开发,又充满风险
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正把世界各国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越来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围绕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制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
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企业曝光,网络攻击组织APT-C-39曾对中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等关键领域进行了长达11年的网络渗透攻击,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安全。
2024年4月,中国网络安全机构发布调查报告,对美方2023年以来集中炒作所谓“伏特台风”组织的真实来源进行了溯源分析,揭示了该组织勒索病毒犯罪团伙的真实面目和美方借此对华炒作的幕后真相。
2024年7月,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发生重大技术故障,致使全球近千万台Windows设备出现“蓝屏宕机”,多国交通、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信息系统受到严重影响,酿成了全球性的网络安全危机。
2024年10月,中国网络安全机构发布专题报告,揭秘美国政府机构实施网络间谍和虚假信息行动,公开了美国联邦政府、情报机构和“五眼联盟“国家针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全球互联网用户联合实施网络间谍窃听窃密活动,并通过误导溯源归因分析的隐身“工具包”实施“假旗”行动掩盖恶意网络攻击行为、嫁祸他国的铁证......
越来越多事实表明,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网络空间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传统网络安全威胁与新型网络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内网络安全与国际网络安全高度关联,网上安全与网下安全密切互动,针对国家、企业和网民的网络攻击日渐增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突出,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网络安全形势严峻复杂。
既关系合作共赢,又要担当责任
中国既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受益者,也始终是国际网络空间和平的建设者、发展的贡献者、秩序的维护者。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论坛、会议以及联盟组织的网络安全国际治理,积极参与全球联合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等非传统安全事务,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有力履行大国责任,充分展现大国担当。
面对严峻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国家安全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履行职责使命,依法侦办、破获了一批网络安全领域重大案件,依法打击了各类网络间谍行为,与有关部门一道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力防范化解了各类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
新征程上,国家安全机关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窃密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托国家安全部官微等平台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为巩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生动局面、推动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做出应有贡献,坚决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发展利益。